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:::
:::

竹中校史

本校創於民國46年12月1日,原名為「嘉義縣立竹崎初級中學」,後於民國57年,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,改制為「嘉義縣立竹崎國民中學」。自創校至今,已歷五十餘載。本校位於竹崎鄉竹崎村,為阿里山山麓之丘陵地帶,四周林木茂盛,遠山環抱,環境清幽雅麗,校地寬廣平整,計有三甲七分二,純為大自然之環境,校園四周皆果園環抱,遠山近樹,清靜幽雅,是學子進德修業的好地方。

民國44年以前,由於山區交通不便,竹崎地區幅員遼闊,居民散居各山區村落,國小畢業的學子升學困難。因此,竹崎地方熱心教育人士大力奔走,爭取於竹崎設初級中學,以利鄉中子弟就學,發起請「嘉義縣立嘉義中學」校長陳家洋先生協助,報准由該校附設「竹崎分部」於竹崎鄉。民國44年7月,招收初中學生三班,由教師陳樹聲兼任分部主任,當時學生無校舍上課,暫借鹿滿國小教室上課;翌年2月,陳主任辭職,由教師林平波接任主任。當時校地校舍皆付闕如,經林主任大力奔忙,將原為昭和3年(1928年)創建之竹崎尋常小學校之舊校地,連同竹崎鄉鄉長林類及地方熱心教育人士鼎力協助,捐獻竹崎村文化路附近山坡公有地三甲(民國50年,本校又奉准徵用附近土地七分二),作為建校之用。同時,建贈教室四間、宿舍五棟,作為學生上課及教師棲身之所,奠定本校的基礎。

民國45年6月,校舍落成,分部學生回竹崎分部新校舍上課。同年7月,招收新生四班,此時分部有一、二年級學生七班。民國46年7月,再次招新生兩班,全校計有九班,學生人數超過四百人。

民國46年10月,奉台灣省政府令,准自該學年度第一學期獨立設校,改名為「嘉義縣立竹崎初級中學」,派原分部主任林平波為首任校長。同年12月1日,全校師生熱烈慶祝獨立創校,嗣後報經嘉義縣政府核定,訂每年12月1日為本校校慶紀念日。

民國57年,政府為提高國民知識水準,將國民義務教育由六年延為九年。本校經台灣省政府令,於該年8月1日起,由「嘉義縣立竹崎初級中學」改為「嘉義縣立竹崎國民中學」,仍派原任校長林平波續任校長,學校自此邁入新的里程。

改制前,因經費有限,校舍簡陋,但經過十年的發展,班級數已成長至十六班,學生人數達九百多人。改制後,由於採學區制,本鄉國小畢業生得以免試志願升學,年年就學率大幅提高,因此學校規模逐漸擴大,增建三樓教室十五間及禮堂一棟,並充實各項教學設備。至民國59年,全校班級數已達三十九班,學生約二千多人。

唯本校學生分佈於山區村落者甚多,遠途學生均寄宿本校宿舍或附近民房,除平地學生外,其餘上學均須跋涉山道而轉乘公車上學,頗費周折,其中尤以內埔地區學生為甚。於民國59年1學期,應內埔地方民代及學生家長建議,報奉嘉義縣政府准以分部於內埔村等山區之一、二、三年級學生各一班,暫借內埔國小上課。民國60年8月奉台灣省政府令,准本校自民國60年起附設昇平分部於內埔村,由本校教務主任楊日耀擔任主任,並蒙撥款徵購校地,興建昇平分部校舍。至此本校(含分部),由民國39班擴增為民國43班。翌年內埔昇平等村地方人士及分部學生家長,又急謀分部獨立設校,是年(民國61年)秋,經由台灣省政府特准自民國61年起先行獨立,改名為「嘉義縣立昇平國中」,9月初派王文藻為校長,因此脫離本校體制。

首任校長林平波於民國62年2月屆齡退休,由香林國中校長闕正明接任,為第二任校長。闕校長完成校門改建,注重體育,其體操隊曾名揚全國。至民國68年8月,闕校長奉調大林國中,由鹿草國中校長蘇安郡接任,是為第三任校長。蘇校長守成人和,校務在平穩中進步,至民國74年榮退,由教育局羅茂順課長兼代校長至民國74年10月,始由六合國中校長王銅排接任,為第四任校長。王校長整建校舍不遺餘力,拆除前棟老舊辦公廳舍平房,改建三樓行政大樓,拆除第二棟平房教室,改建視聽教室、圖書館,整建運動場、修建籃球場,以其藝術學養,美化校園環境,一新耳目。本校於民國83年度附設技藝教育中心,開辦電腦實務班、餐飲製作班。王校長至民國85年8月奉調梅山國中,校長一職由民雄國中楊日耀校長接任,楊校長乃本地人,有心為家鄉奉獻他多年寶貴的教育經驗,以歷任校長經營既有的規模,除積極綠化美化校園,遷建車棚,修建孔子塑像及歐式噴水池,更充實各項教學設備,延聘優秀教師任教,作育英才,造福桑梓。

楊校長於民國88年8月1日退休,由忠和國中羅茂順校長接任,羅校長積極任事,推展校務頗獲好評,接任時全校共有21班,至民國93年全校有24班,歷經921重建,重建教室近6000平方公尺(內含22間教室、一間視聽教室、二間辦公室、三層的圖書館、健康中心、會議室),並完成體育館第一期工程,興建午餐廚房,開辦營養午餐,並爭取重建教學設備經費900多萬元充實設備。成立竹崎國中教育事務基金會,推動藝文活動,成立直笛隊,將樂隊擴增為室內樂團的規模,籌設竹中文藝獎。

本校從民國94年轉型為完全中學,成立高中部,改名為「嘉義縣立竹崎高級中學」,首任校長由陳啟愷校長接任。

民國95年8月1日,由大林國中羅茂順校長接任本校成立高中部後第二任校長。羅校長積極任事,因此,無論在辦學成效、師生表現、各項發展等,皆卓然有成。例如:致力發展科學教育,連年於旺宏科學獎、遠哲科學競賽等獲獎;連續十年舉辦竹中文藝獎,為校內外學子提供渾灑創作的舞台;連續十年舉辦健康與體育嘉年華主題週,將健康與體育教學融入於活動中,於校慶期間為校園注入熱情與活力;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中職組行進管樂98、99、100、101、102學年度連5年優等;100學年度健康促進國際認證銀質獎;2012世界青少年發明展佳作;2011 Innoschool-KDP全國學校經營創新KDP國際認證獎「學生多元展能組」優等;GreaTeach-KDP2012全國創意教學國際認證獎「藝術與人文組」甲等。

在羅校長任內,更令全校師生歡欣的是,在一O一年申請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獲准。優質化的執行使本校學生學習更多元,求學不再只是考試成績的追求。因優質化的實施,無論在外語、科學、藝文等方面提供不同的舞台讓學生多元展能。在全校師生的企盼下,本校在一O二年三月榮獲教育部優質高中認證。

學校於102學年度設立高中部體育班,為推動體育教育開啟了新的篇章。隨後,在104學年度又設立數理實驗班及語文實驗班,開始注重學生的學術發展和語文能力。學校的成長步伐沒有停止,106學年度增設了一班高中部普通科,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。107學年度,增設高中美術班,進一步強化藝術教育;到108學年度,又成立了AI科技創造力資優班,讓學生接觸最前沿的科技知識。109學年度,學校成立了學思達專班,110學年度則成立了高中AI科技特色班,緊扣數位科技時代的脈動。111學年度,學校再度擴展,設立了數理實驗班及語文國樂實驗班,並於112學年度成立了數資醫科實驗班,進一步強調學校在專業領域的培育能力。

竹崎高中一直堅持「一生一課表,適性教學」的教育理念,努力提供每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案,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熱愛的課程,並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。

在各界的支持下,竹崎高中於101年榮獲「優質高中認證」。102年,更有善心人士捐資1500萬元建造賈宓圖書館,並因此獲得「閱讀磐石獎亮點學校」及「高中績優圖書館」的殊榮。隨後,台塑捐建美術班大樓——永慶樓,內設有多間美術教室,如國畫教室、西畫教室、陶藝教室等,還有賈宓藝文中心,提供學生豐富的藝術創作空間。

學校的發展不僅限於學術與藝術,設施也日趨完善。前年落成的竹夢樓設有國際會議廳、社區共讀站、英語圖書館、數位學習中心、VR攝影棚、音樂教室等,讓教學設備更加豐富多樣,滿足了各科教學的需求。數位教學方面,竹崎高中配備了資訊講桌、單槍投影機和實物投影機,並為全校師生提供Google教育版帳號,推動數位化教學,成為遠距教學示範學校。

自106年通過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前導學校認證以來,竹崎高中不僅在校內推動新課綱,還積極跨區域推廣,並於107年成為嘉義縣國中新課綱和國中美術班前導學校。此外,學校成立了嘉義竹崎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,推廣校內外的科技教育,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和成長機會。

竹崎高中憑藉其卓越的教學質量和多元化的教育體系,在少子化的潮流中,逆勢增班,持續吸引優秀學生。學校以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理念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為基礎,致力於營造一個適性、溫馨的學習環境,培養出具有「學習力、健康力和公民力」的學生。

展望未來,竹崎高中將持續以「科技前瞻(T)、創新跨域(i)、國際三語(T)」為發展主軸,培育具備前瞻創新能力的π型人才,點亮每位學生的未來,成就能因應未來挑戰的卓越世代,並成為社區信賴的幸福學園。